静宁县民国时期方志县志下载介绍

1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县志和地方志作为记录地方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中国西部的静宁县,通过民国时期的县志,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静宁县:千年古县的沧桑岁月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悠久的文明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静宁县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

二、民国时期县志:记录静宁的历史脉络

在民国时期,静宁县的县志编纂工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县志详细记录了当时静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地方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静宁县志》的编纂背景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这一时期的地方志编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为了加强地方行政管理,开始重视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静宁县也开始着手编纂县志。

2. 《静宁县志》的主要内容

《静宁县志》详细记载了民国时期静宁的地理、沿革、职官、选举、人物、列女、艺文、金石、古迹、祠庙、学校、风俗、物产、仓储、祥异、秩祀、兵事、方言、古迹等各个方面,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画卷。

三、从县志看静宁: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研究静宁县的民国时期县志,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丰富的历史遗迹

静宁县历史悠久,境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如静宁寺明代长城遗址等,这些都在县志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2. 独特的地方文化

静宁县的地方文化独具特色,如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在县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民间艺术的记载,如社火、皮影戏等,这些都是静宁地域文化的瑰宝。

3. 杰出的人物事迹

静宁县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明朝名臣胡宗宪、清朝抗英名将杨遇春等。他们的生平事迹在县志中有着详细的记载,为我们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静宁县在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民国时期县志的编纂,为我们今天研究地方历史、传承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深入挖掘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探寻静宁县的独特魅力。

静宁县民国时期方志县志下载介绍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