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3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丝路古城的历史印记

奇台县地处新疆东北部,是天山北麓的交通枢纽,自古便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要驿站。这里曾是唐代蒲类县故地,清代乾隆年间设县,因商贾云集得名“金奇台”。作为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汇点,奇台县的历史层积在历代编纂的县志地方志中得以系统保存,成为研究边疆开发史的珍贵文本。

清代方志的奠基与传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刊行的《奇台县乡土志》是现存最早的官方文献,全书分疆域、物产、商务等三十余目,详细记载了清末屯田政策下的水利建设与民族贸易。宣统年间补编的《奇台县舆图志》首次引入测绘技术,标注了古城遗址与军台驿道,其中关于唐代疏勒城方位的考据至今仍被学界引用。这些清代地方志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部,部分内容已通过数字化平台提供县志下载服务。

民国方志的转型与突破

1936年编修的《奇台县志》开创了现代体例,增设“实业”“教育”等新门类,收录了杨增新主政时期的天山金矿开发档案。1948年油印本《奇台县要览》虽仅存残卷,但其“民族关系”章节完整保留了哈萨克族、回族等多元文化共处的田野调查记录。近年来,新疆社科院整理的《民国新疆方志丛刊》中已收录该版地方志下载资源,为研究民国边疆治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新中国时期的系统修志

1983年启动的新编《奇台县志》历时九载完成,全书120万字,首次设立“石油工业”“兵团屯垦”专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准东油田开发与农六师垦区的建设历程。2015年出版的续修本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卷,将古城汉调、哈萨克族骨雕等43项民间艺术纳入文献保护体系。这两版县志在新疆数字方志馆均提供全文检索与章节地方志下载功能。

文史资料的多元补充

除官修志书外,《奇台文史》辑刊自1985年至今已出版48辑,收录了口述史、碑刻拓片、老照片等珍贵资料。其中第27辑《驼道商帮考》完整复原了清代大草地驼运路线,第39辑《烽燧调查报告》公布了21处唐代戍堡的考古数据。这些文献与县志形成互补,构成了完整的时空坐标网络。

在数字人文技术推动下,《奇台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已完成从光绪乡土志到当代续修本的谱系整理,并通过自治区档案馆云平台实现全文开放存取。这些跨越三个世纪的文字记忆,不仅见证着边城从军镇到现代县域的蜕变,更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历史维度的文化支撑。

奇台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