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3,06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岭南古邑连平:方志中的千年脉络

连平县地处粤北九连山区,自明末建县以来,因“九连环山,溪水连绕”得名。这座客家山城以矿产、山林资源闻名,更因保存完整的地方志体系成为岭南文化研究的活标本。从清代木刻县志到当代数字化档案,连平人以笔墨镌刻着土地的记忆。

明清县志:刻在木版上的山河

明崇祯八年(1635年)首部《连平州志》问世,彼时连平尚为州制,这部仅存残卷的孤本现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记载了建城时的军事布防与瑶汉交融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本增设《物产考》,详录铁矿开采与蓝靛种植技艺,其中“九连山钨砂色如鸦青”的记载,印证了此地作为南粤矿脉枢纽的地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本首现《方言篇》,留存了大量客家俚语,成为研究古汉语音韵的珍贵样本。这些泛黄卷册如今可通过地方档案馆县志下载服务获取高清影印版。

烽火续编:民国方志的坚守

抗战烽火中,连平文人黄肇勋耗时七载编纂《连平县志稿》。这部未刊手稿现存县博物馆,其《兵防志》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了1939年日军空袭元善镇的细节,附录27张手绘地图标注了战时物资运输密道。1986年连平县志办据此整理出版校注本,并在官网开通地方志下载专区,让这段血火记忆得以完整传承。

新编方志:立体化的时空拼图

2011年出版的《连平县志(1979-2004)》首创“生态专卷”,用26万字剖析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物种变迁。更引人注目的是配套制作的《客家围屋三维档案》,将33座清代围龙屋的建筑数据纳入地方志数字库。县方志馆推出的VR导览系统,使访问者能虚拟“走进”光绪年间的鹤湖围,触摸檐角残存的木雕瑞兽。

民间记忆:文史资料里的烟火气

《连平文史》系列丛书收录了散落民间的历史碎片:第14辑收录的1942年《忠信墟市账本》,透过桐油、山货的交易数据,还原了抗战时期粤赣边贸网络;第21辑整理的《九连山歌抄》收录客家山歌412首,其中《采矿谣》生动记述了清末矿工的生活场景。这些珍贵文献现已纳入广东省数字方志馆的县志下载资源库。

在数字化浪潮中,连平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构建起跨越四百年的文化基因库。从木刻本到云端数据库,每一页泛黄的纸笺都在诉说:方志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文明传承的血脉。

连平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