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石油之城的历史记忆:克拉玛依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拉玛依,是一座因石油而兴的现代工业城市。其名称源于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早在清代文献中便有关于当地沥青矿的记载。1955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使其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这座城市的历史虽短,但通过历代编修的地方志县志,完整记录了从荒漠戈壁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历程。

地方志编纂的历史沿革

克拉玛依的地方志编修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首部《克拉玛依市志》启动编纂,历时十年完成,系统梳理了城市建置、石油工业、民生发展等内容。该志书特别设立“石油会战”专章,收录1958年万人石油大会战的珍贵档案。2003年出版的续修版《克拉玛依区志》,新增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城市转型纪实。这些志书与《乌尔禾区志》《白碱滩区志》共同构成完整的地区志体系,其中《乌尔禾区志》详细记载了魔鬼城地质公园的发现与开发过程。

珍贵文献的数字化传承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克拉玛依档案馆推出地方志下载服务。通过“克拉玛依市地方志资源库”在线平台,公众可获取《独山子矿区志(1936-1985)》等稀缺文献的电子版。该志书记载了中苏合办石油公司的历史细节,包含大量勘探手绘图与俄文合同影印件。2021年上线的县志下载专区,更是收录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与克拉玛依关系史料辑录》,揭示了两地在水源共享、牧民安置等方面的合作档案。

文史资料中的城市细节

除官方县志外,《克拉玛依文史》系列丛书以民间视角补充历史叙事。其中第9辑《地窝子里的春天》收录了1950年代支边青年的日记,记录了他们用芦苇搭建临时居所的生活场景;第15辑《输油管道上的冰与火》则通过老工人访谈,还原了零下40℃抢修输油管道的惊险经历。这些资料与《新疆石油地质》等行业期刊互为印证,形成立体化的历史档案网络。

古今对照的方志价值

从清代《塔尔巴哈台事宜》中关于黑油山的寥寥数语,到当代百万字的地方志巨著,克拉玛依的文献编纂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2019年出版的《克拉玛依通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将视野扩展至整个准噶尔盆地的能源开发史。如今,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县志下载平台,这些承载着石油精神的地方志资源,正在为城市更新提供历史注脚。

石油之城的历史记忆:克拉玛依不仅镌刻在百里油区的抽油机上,更鲜活地保存在千万字的方志文献中。这些用文字凝固的时光,让戈壁滩上的奋斗史诗得以永续传承。

克拉玛依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