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47次阅读
没有评论

皖源潜山:千年古邑的方志传承

潜山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大别山东麓,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之称。作为古皖文化发祥地,这座千年古城不仅以天柱山闻名于世,更以系统完整的地方志编纂体系见证着城市文脉。从明代至今,各类县志地方志持续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明清方志奠定文献根基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首部《潜阳志》问世,虽已散佚,却开创了本地修志传统。清顺治年间重修的《潜山县志》完整保存至今,全志十卷详载山川形胜、田赋物产,其中对天柱山三十六峰的考据至今仍是研究皖西南地理的重要文献。康熙、乾隆两朝三次续修县志,逐步形成包含舆图、秩官、选举、艺文等十二纲目的体例框架,奠定了后世地方志编纂范式。

民国至当代的志书演进

民国十年(1921)铅印版《潜山县志》首次引入现代测绘技术,城区平面图精准标注了文庙、县署等历史建筑坐标。1984年启动的新编县志工程历时八年完成,增设方言、民俗等章节,收录1949-1985年间经济社会数据。值得关注的是,安徽省图书馆官网现已开放部分县志下载服务,其中民国版《潜山县志》电子扫描本点击量常年位居地方文献榜首。

数字时代的方志资源共享

随着"数字安徽"建设推进,潜山市档案馆联合高校建成地方志数据库,提供《天柱山志》《潜山水利志》等21部专业志在线查阅。通过"皖事通"政务平台,用户可免费获取地方志下载资源包,内含高清古籍影印文件和OCR识别文本。这种传统文献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清代《皖政辑要》中关于潜山茶贡制度的记载得以深度挖掘。

文史资料中的城市记忆

除官修志书外,《潜山文史》辑刊自1985年创刊以来,收录民间契约、族谱碑刻等珍贵史料。其中第三辑专题整理抗战时期文献,披露了1938年潜山保卫战的详细作战记录。这些资料与官方县志形成互补,构建起立体化的历史认知体系。近年编纂的《潜山地名故事》更将方志元素融入文旅开发,让古地名焕发新生机。

《潜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犹如一部时空穿梭机,从竹简绢帛到数字云端,始终承载着皖西南大地的人文密码。当游客驻足天柱峰顶俯瞰古城时,那些镌刻在方志里的山河岁月,正以新的方式续写着城市传奇。

潜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