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8次阅读
没有评论

鄂北山城的文化记忆:大悟县

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的大悟县,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交汇处,素有"鄂北门户"之称。这片红土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传统,更以持续千年的修志传统,将山川变迁、人文脉络镌刻于方寸典籍之中。自明代建县以来,历代编纂的地方志县志串联起这座山城的集体记忆。

明清方志的奠基

大悟县的前身可追溯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设立的黄陂县礼山分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独立建县时,《礼山县志》成为首部系统记载地域风貌的县志。这部木刻线装本现存孤本藏于国家图书馆,详细记载了县域疆界、赋税田亩、科举名录等珍贵史料。光绪年间重修的版本新增《忠烈传》,收录了太平天国时期的军民抗争事迹。

民国至新中国的志书转型

1933年礼山县更名为大悟县后,地方知识分子自发编纂《大悟县乡土志》,采用白话文记录民俗歌谣与方言俚语,开创新式地方志体例。1959年编印的《大悟县志(初稿)》首次引入统计数据图表,设立"革命斗争史"专章,系统整理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档案。这份油印本虽未正式出版,却为1980年代启动的新方志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代方志体系的完善

1985年首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大悟县志》正式出版,全书设28编152章,特别增设"林业经济"与"老区建设"板块。2010年启动的第二轮修志工程,通过田野调查补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大悟织锦技艺》《北路子花鼓戏》等章节入选《中国地方志特色志丛书》。目前县档案馆已开放县志下载服务,提供1985版与2019修订版的电子文档。

文史资料的多维补充

除官方地方志外,《大悟文史》辑刊自1982年至今已刊发47辑,收录抗战口述史、宗族谱牒等民间文献。其中第23辑《中原突围亲历者回忆录》被中央档案馆列为特藏文献。县图书馆建设的"数字方志馆"可实现地方志下载与在线检索,包含清代《汉阳府志》中涉及大悟地区的影印文档。

方志文化的当代传承

在数字化浪潮中,《大悟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工作持续推进,现已完成从明清孤本到当代志书的系统整理。通过建立方志文献数据库,公众不仅能查阅历代县志的扫描件,还能比对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地图。这套涵盖5个世纪的地方记忆载体,正以新的技术形态延续着"治郡县者以志为鉴"的文化传统。正如最新版《大悟县志》扉页所题:"大悟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既是历史的存档,更是未来的路标。"

大悟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