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山水之间的民族记忆之城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下游,是巴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群山环绕,清江穿境而过,土家族占总人口近半数,独特的吊脚楼、摆手舞和山歌承载着千年民族记忆。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长阳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地方志编纂工作更是延续了三百余年。

清代方志奠定文献根基

长阳的方志编修可追溯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首部《长阳县志》由知县李拔主持纂修,详载山川形胜与土司制度。至同治五年(1866年),知县陈惟模重修县志,增设《土司志》《物产志》,其中关于“盐水神女”传说与廪君巴人迁徙的记载,成为研究土家族源流的重要史料。这两部清代地方志现存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其影印本已纳入“湖北历史文献数据库”,可供研究者在线进行地方志下载

民国续修与当代新编

1933年,当地学者张荣波主持编纂《长阳县志稿》,首次引入现代测绘技术绘制县域地图,并系统整理明清时期的田赋、科举档案。这份未刊稿本现存县档案馆,2015年经校注后出版。新中国成立后,1984年启动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1992年正式出版《长阳县志》,该志设置《民族篇》专章,收录土家语词汇、婚丧习俗等濒危文化资料,其电子版已通过政务平台提供县志下载服务。

专题志与文史资料汇编

除综合性县志外,长阳还编纂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志》《清江库区移民志》等15部专题志。其中《民族志》详细记录了撒叶儿嗬丧舞、花鼓子戏等非遗项目的传承谱系,被中央民族大学列为民族学参考书目。县政协文史委编辑的《长阳文史资料》系列已出版9辑,收录了抗战时期石牌保卫战后方医院口述史、枝柘坪红色根据地档案等珍贵史料,部分内容可在“湖北文史网”进行地方志下载

数字时代的方志传承

2020年,长阳启动方志文献数字化工程,建成包含87部古籍、223卷档案的数据库。其中同治版《长阳县志》高清扫描件实现全文检索,土司印信、盐井古契约等图像资料首次公开。通过“长阳数智方志馆”平台,用户可在线浏览清代至当代的地方志资源,并免费获取PDF格式的县志下载包。该工程还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复原了唐代巴王寨遗址,使古籍中的文字记载转化为可视化的历史场景。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工程,不仅串联起从竹简木牍到云端数据库的文化传承链,更让深藏库房的黄卷故纸化作滋养当代的源头活水。当游客在武落钟离山抚摸巴人图腾柱时,手机里下载的方志文献正悄然讲述着这片土地三千年的往事与新生。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