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旺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汤旺县方志编纂与文献传承

汤旺县位于东北腹地,松花江支流汤旺河蜿蜒而过,清代设治前为鄂伦春族渔猎之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建制,因河得名。这座边陲小城承载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交融记忆,其编纂成册的地方志系统记录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明清时期方志雏形

在设县前的羁縻时期,虽无完整县志存世,但《吉林外纪》《盛京通志》等区域性志书已载有汤旺河流域的军政建制。光绪三十四年首任知县吴兆麟主持编修《汤旺县舆地全图》,虽以舆图为主,但附带的《建置沿革考》被视为最早的系统文献。宣统元年(1909年)完成的《汤旺县乡土志》手抄本,分星野、疆域、物产等十二门类,现存黑龙江省档案馆,近年已开放县志下载服务。

民国方志体系化建设

1932年伪满政权编印的《汤旺县一般状况》,采用近代统计表格记录户籍、田赋等数据,现存34个油印章节。值得注意的是1946年民主政府组织编纂的《汤旺县政要》,采用活页装订形式持续补充解放区建设资料,这种动态修志方式在当时颇具创新性。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该时期7种地方志珍本,部分已实现数字化地方志下载

新中国方志工程演进

1959年启动的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形成20万字的《汤旺县志(初稿)》,增设"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等时代特色章节。1984年成立专业修志机构后,历时8年完成首部现代体例《汤旺县志》,获全国地方志二等奖。该志在"林业开发"章节独创"木材流送大事记",详细记载1918-1985年间汤旺河木材水运史,这类专业志的编纂经验被收录进《中国方志年鉴》。

数字时代的文献传承

汤旺县档案馆2017年启动"旧志重生"工程,将光绪至民国时期的6种孤本县志进行高精度扫描,建立包含2.3T数据的文献数据库。通过与国家图书馆合作,这些珍贵典籍已纳入"中华古籍资源库",提供分级县志下载服务。2021年上线的"汤旺记忆"数字平台,整合87卷地方志、136份文史资料,实现关键词检索与时空定位功能。

文史资料的多元呈现

除官方修志外,1985年成立的政协文史委累计编纂《汤旺百年》《伐木工人口述史》等23辑专题资料。其中《中东铁路支线考》利用俄文档案还原汤旺河站建设始末,填补了正史空白。这些民间史料与官方地方志形成互补,县图书馆特设"数字方志"专区,提供包括《汤旺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在内的文献地方志下载服务。

《汤旺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作为文献集成的里程碑,不仅串联起从木刻版到电子版的方志演进史,更通过持续更新的数字平台,让尘封的墨香化作流动的数据血脉。这座江畔小城的集体记忆,正在云端续写着新的编年史。

汤旺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