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4,94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千年古邑汉寿县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战国时期属楚地,东汉置索县,三国时期更名吴寿,至赤乌十一年(238年)定名汉寿,其建制沿革跨越两千年。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屈原行吟的江湖文化,更通过历代编纂的县志地方志,将历史记忆镌刻于方寸纸页之间。

明清方志的奠基

明嘉靖年间首部《汉寿县志》问世,开创了系统记载县域历史的先河。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县志,增设《河渠志》专述洞庭水患治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版本引入"舆图十二幅",以工笔绘制县城街巷与沅水码头盛况;光绪八年(1882年)刊印的《汉寿县志》现存最为完整,其《艺文志》收录李白、杜甫等二十余位文人咏叹洞庭的诗作,成为研究湖湘文学的重要文献。这些古籍原本多藏于湖南省图书馆,近年已实现地方志下载数字化服务。

民国方志的转型

1933年编印的《汉寿县概况》突破传统体例,首次采用现代统计表格记录全县13.8万人口结构与2.4万亩棉田产量。1947年启动的《汉寿县新志稿》尝试融合社会学方法,编纂者步行六百余里实地考察,留下珍贵的水利设施手绘图纸。该稿本因时局动荡未及刊行,其影印本现可通过县档案馆县志下载平台获取。

新中国修志体系

1980年启动的新编《汉寿县志》历时十四载,199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志设28卷,其中《血吸虫病防治纪略》章节详细记录1952-1988年间消灭钉螺面积达42万亩的抗疫历程。2010年续修版增设《改革开放专记》,用78张对比照片展现沧港古镇从渔村码头向旅游集镇的蜕变。这两部当代地方志累计发行1.2万册,成为基层干部必备工具书。

文史资料的活化

政协文史委自1985年起编印《汉寿文史》辑刊,已出版37辑收录口述史资料230万字。其中《围堤湖农场建设者回忆录》生动再现五万民工"肩挑手推筑大堤"的壮举。民间学者编著的《洞庭湖区历史地理研究》对历代县志中109处地名变迁进行考据,厘清了赤山岛在不同朝代的隶属关系。这些成果在学术网站开通地方志下载服务后,年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

《汉寿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犹如时空折叠的万花筒,从竹简手抄到数字云端,从官修正史到民间记忆,完整保存着这片水域的文明基因。当我们在档案馆轻点鼠标实现县志下载时,触摸的不仅是文字数据,更是穿越千年的文化血脉。

汉寿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