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6次阅读
没有评论

辽源市:历史沿革与方志传承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过渡带,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其历史可追溯至青铜时代,清代属盛京围场腹地,1902年设治立县,初名“西安县”,1952年更名为辽源。这座城市见证了东北边疆开发、近代工业崛起与当代转型的沧桑历程,而记录这些变迁的载体,正是各类县志地方志

从《西安县志略》到《辽源市志》

辽源最早的系统性地方志编纂始于民国时期。1929年刊印的《西安县志略》是现存首部完整县志,分舆地、建置、职官、物产等十二卷,详细记载了清末民初县治范围内的山川形胜、人口赋税与矿业发展。这部县志不仅保留了大量珍贵的一手数据,还收录了清代围场“鲜围”“晾网地”等满蒙文化遗存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志编纂进入新阶段。1986年启动的《辽源市志》历时八载完成,全书120万字,涵盖自然地理、政治军事、工矿经济等28个专篇,特别设“煤炭志”独立成章,凸显资源型城市特色。2010年启动续修工程,新增“国有企业改革”“资源枯竭转型”等当代议题,形成贯通古今的地方志体系。

区县方志的多元谱系

在市级地方志之外,区县级编纂成果同样丰硕:《东辽县志》(1995)详述农业大县的垦殖历史;《西安区志》(2002)重点记载煤矿塌陷区治理;《龙山区志》(2010)则聚焦中心城区商业变迁。这些志书与《辽源年鉴》《辽源百年大事记》等构成多维度的历史档案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民间文史资料的补充作用。市政协编纂的《辽源文史》系列丛书,收录口述史、老照片、工商档案等非官方记录,其中《辽源煤矿万人坑考略》等专题研究,填补了日伪时期矿工史的研究空白。这些资料与官方县志形成互补,构建起更立体的城市记忆。

数字化时代的方志利用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辽源县志下载服务逐步完善。市档案馆官网开放了《西安县志略》(1929)、《辽源市志》(1995)等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支持关键词定位与章节跳转。吉林省图书馆数字平台更提供地方志下载专区,涵盖辽源及所属区县不同时期的志书扫描件,其中部分珍本采用高精度OCR技术处理,可实现文本复制与数据分析。

对于研究者而言,这些数字化县志显著提升了查阅效率。例如在考证杨木林古城遗址时,学者通过对比电子版《西安县志略》舆地图与卫星影像,精准锁定了清代驿站的位置坐标。这种古今信息的时空叠合,正是数字方志带来的研究范式革新。

方志里的城市灵魂

辽源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构成了一部流动的城市史诗。从泛黄的宣纸线装本到云端数据库,从煤矿巷道里的血泪叙事到转型新城的绿色篇章,这些层层累积的文本既是历史的注脚,更是未来的路标。当我们在地方志下载页面轻点鼠标时,触摸到的不只是电子文档,更是一座城市穿越时空的生命脉动。

辽源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