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千年蜀道重镇——广元方志寻踪

广元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自古为金牛道与嘉陵江水路枢纽,剑门关险峻、昭化古城沧桑,两千余年历史积淀孕育了独特的方志编纂传统。从明代《保宁府志》到当代数字方志库,这座城市的记忆被系统地记录在地方志县志中,形成跨越时空的文化图谱。

刻在石板上的城市记忆

现存最早的广元方志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重修保宁府志》,其中收录了元代《昭化县志》残卷。清代迎来修志高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广元县志》首创八纲六十四目体例,详载"七盘鸟道"驿站分布;光绪十九年(1893)增补版新增《利州杂俎》章节,记录嘉陵江船帮秘语。这些泛黄的古本如今珍藏在剑阁县档案馆,部分影印本已实现县志下载服务。

烽火岁月里的方志续写

1935年红四方面军建立的川陕苏区,催生了特殊形态的《川北苏区实录》,用毛边纸手抄记载土地改革实况。1942年国立编译馆组织编修的《广元县要览》,首次采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包含27张手绘经济地图。近年公开的《广元抗战档案辑要》中,发现了1944年未刊稿《利州防空志》,详细标注了皇泽寺、千佛崖等文物避难所位置。

数字时代的方志新生

2003年启动的《广元市志》编纂工程耗时12年,整合7县区史料形成360万字巨著,其电子版在"四川方志云"平台提供地方志下载。特别设立的《三线建设专卷》收录了081厂、410医院等39家单位口述史。2021年上线的"蜀道方志数据库"整合了从《昭化驿程考》到《翠云廊古柏普查录》等87种特色文献,实现全文检索功能。

民间记忆的活态传承

在官方县志体系外,《广元盐茶志》《白龙湖移民口述史》等民间编纂资料填补了正史空白。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整理的《摩天岭动植物图谱》,将明清县志中的"山货考"与现代科考数据对照。近年开展的"百村记忆工程",通过VR技术复原了《重修明月峡栈道记》中描绘的宋代纤夫号子场景。

广元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犹如一部立体的城市基因谱,从石刻碑文到云端数据,从官府正史到民间笔录,持续书写着蜀道明珠的前世今生。在朝天区档案馆特藏室,明代方志雕版与数字存储硬盘共处一室,见证着文化传承方式的千年嬗变。

广元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