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侗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5,5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黔东门户:玉屏侗族自治县

玉屏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这里群山环抱,㵲阳河穿境而过,侗族文化底蕴深厚,箫笛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玉屏自明洪武年间设卫以来,已有600余年建制史,其地方文献体系完整记录了这片土地的变迁。

县志编纂的千年脉络

玉屏的官方修志传统始于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部《玉屏县志》问世,详载卫所制度与侗苗族群分布;乾隆年间续修版本补充了商贸驿道资料;道光七年(1827年)刻本则系统梳理了农田水利与民俗活动。民国时期虽政局动荡,但1932年编成的《玉屏县资料》仍以手抄本形式保存了抗战前夕的社会经济数据。新中国成立后,1993年版《玉屏侗族自治县志》突破性地采用民族志框架,单列“侗族文化”章节,成为研究黔湘桂交界地带侗族社会的重要参考。

地方志体系中的多元视角

除传统县志外,玉屏还形成特色鲜明的专题志书体系。《玉屏风物志》(1987年)聚焦箫笛工艺传承谱系,收录明清以来134位匠人口述史;《玉屏侗族文化志》(2005年)通过歌谣、服饰纹样解码族群记忆,其中“拦门酒”“月牙镋”等习俗考据引发学界关注。县政协编纂的《玉屏文史资料》系列(1984年至今)则收录三线建设时期军工企业档案、知青日记等珍贵民间文献。

从古籍扫描到云端共享

随着数字化进程,玉屏在地方文献保护领域走在前列。2016年启动的“古籍重生计划”已完成康熙版《玉屏县志》高精度扫描,高清PDF文件在贵州省数字方志馆提供县志下载服务。民间团体搭建的“侗乡记忆”网站收录《平溪卫所图说》《㵲阳竹枝词》等21种稀见文献,支持全文检索与地方志下载。县档案馆更联合高校建成“黔东方志数据库”,实现清代至民国的37种方志跨版本对照阅读。

方志里的侗乡生命力

玉屏侗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不仅是文本的集合,更是族群精神的地图。从清代志书里的“卫所屯田图”,到当代数据库中的箫笛音视频档案,这些文献始终在与时代对话。当游客在㵲阳河畔听到新创的侗笛曲《云起屏山》时,或许不会想到,旋律中的五声音阶正与乾隆版县志记载的“竹器六律”形成跨越时空的和鸣。

玉屏侗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