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5,327次阅读
没有评论

滇西古城保山的历史记忆

保山位于云南省西部,毗邻缅甸,是南方丝绸古道的重要节点。这座城市因“永昌”古称闻名,汉代设郡,明代建城,抗战时期更成为滇缅公路的咽喉。两千余年的建置史,使保山积累了丰富的文献遗产,其中系统记录地域变迁的地方志县志尤为珍贵。

从哀牢国到永昌府:方志编纂传统

保山的修志传统可追溯至东汉《哀牢传》,这是中国最早的边疆民族志之一。明清时期,地方官员将修志视为“守土之责”,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为明嘉靖年间《永昌府志》,详载六库土司制度与翡翠商贸。清代续修府志达七次,光绪版新增铜矿开发、杜文秀起义等史料。民间亦存《腾越厅志》《施甸掌故》等手抄本,这些泛黄的册页里藏着茶马古道的马蹄印与戍边将士的家书。

烽火岁月与新时代的续写

1937年刊印的《保山县志稿》首次采用现代测绘技术,收录滇缅铁路勘测图与松山战役布防记录。1984年新编《保山市志》设立“滇西抗战”专章,整理慰安所遗址、飞虎队机场等136处战争遗迹。近年来完成的《保山地区志》电子版,已在云南省档案馆官网开通地方志下载服务,其中民族节庆影像资料库点击量超12万次。

散落民间的文化拼图

在官方修志之外,保山还保存着大量文史资料:隆阳区图书馆藏有1949年前地契374份,揭秘土地改革前的乡村经济;金鸡乡非遗传承人捐赠的《永子围棋谱》,重现明代棋艺与玉石雕刻工艺;龙陵县抗战纪念馆整理的《松山民间记忆》,收录82位幸存者口述档案。这些碎片化记录与县志互为补充,2019年保山学院已将其中的傣文贝叶经、傈僳族歌谣等数字化,提供县志下载专题入口。

方志里的当代价值

在普洱茶产业振兴中,茶农从光绪《永昌府志》发现13处古茶树群位置,使镇安镇3200棵明清古茶树重获保护。城市规划者依据1912年《腾冲商埠图》,复原了被战火摧毁的百年商号建筑群。而通过地方志下载平台获取的《高黎贡山植物志》,正助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专家完善跨境物种名录。

保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走廊,从木刻版的府志到云端共享的PDF,从土司印章拓片到4K修复的抗战影片,不同载体的方志持续讲述着这座边城的沧桑与辉煌。当游客在青华海湿地对照手机里的电子志书寻找水鸟种群,历史文献真正走出了馆阁,成为当代生活的文化坐标。

保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