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4,206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丝路古邑的文化记忆

玉门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扼守河西走廊咽喉,自古便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汉武帝时期,此地因玉石运输得名,明清时期更成为西北军事要塞。这座城市的千年历史,被完整记录在历代编纂的地方志县志中,成为研究西北边疆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

方志编纂的历史脉络

玉门市最早的地方志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肃镇志》,其中专设“玉门卫”章节,详述屯田制度与边防布局。清代乾隆年间,首部独立成书的《玉门县志》问世,共分十二卷,涵盖地理、赋税、民俗等内容,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民国时期,地方政府组织修订了《玉门县新志》,新增石油工业开发史料,这批文献在2010年入选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

当代方志体系的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玉门市先后出版四轮县志:1959年油印本《玉门县简志》记录农业合作化运动;1987年铅印版《玉门市志》增设石油工业专篇;2003年彩色印刷版引入人口变迁数据分析;最新2019年版采用数字化地图技术,同步推出电子版供县志下载。地方志办公室还编撰了《玉门乡镇志丛书》《石油河畔百年纪事》等专题志书,构建起立体化的方志体系。

数字化时代的方志传承

随着古籍保护工程推进,玉门市建成西北首个县级方志数据库。通过政务网“文化玉门”专栏,公众可检索到从明代卫所档案到当代经济年鉴的数字化资源,其中《光绪玉门县志》《民国矿产调查报告》等23种珍本提供高清地方志下载服务。2021年,市档案馆联合高校开展方志文本语义分析项目,利用AI技术提取历代灾害防治、民族融合等关键信息。

文史资料的多维挖掘

除官方县志外,政协文史委编撰的《玉门文史》系列收录了铁人王进喜口述史、移民垦荒日记等鲜活史料。民间学者整理的《祁连山下的故事》丛书,则通过150位老人口述,还原了20世纪玉门油矿建设细节。这些文献与官方地方志形成互补,在《玉门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专题展览中,观众可直观对比不同时期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述差异。

玉门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不仅承载着戈壁绿洲的集体记忆,更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让尘封的故纸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羊皮卷手抄本到云端数据库,这座古城用墨迹与字节,续写着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玉门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