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文史资料下载

4,23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大方县,一个坐落于中国西南部的美丽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独特的地方风情。在县志与地方志的记载中,大方县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缓缓展开。本文将带您探寻大方县的历史脉络,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地理与历史背景

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的大方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古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多次成为战略要塞。据《大方县志》记载,大方县在宋代时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域,历经元、明、清各代,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

二、多彩的民族风情

大方县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等多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各民族在这里和睦共处,共同创造并传承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在《大方县地方志》中,详细记录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以及民间艺术。

副标题:彝族的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期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举行祭祀、斗牛、赛马、摔跤等活动,夜晚还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欢庆丰收。这一盛大的节日,被大方县地方志列为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历史遗迹与名胜古迹

大方县的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大方古城”。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古城,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街道、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在《大方县志》中,详细记载了古城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

副标题:九洞天风景区

九洞天风景区位于大方县城西南部,是一个集岩溶地貌、洞穴景观、水域风光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九个洞天各具特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秘。《大方县地方志》将九洞天列为地方名胜,对其自然景观和民间传说进行了详细描述。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方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等。其中,彝族漆器制作技艺、苗族刺绣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方县志》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进行了详细记录,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这里,历史与地方文化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通过深入挖掘《大方县志》和地方志中的珍贵资料,我们得以一窥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和丰富文化。大方县,这座历史沉淀下的文化瑰宝,正等待着更多人去发现、去品味。

大方县文史资料下载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