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林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4,598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丰林县:时光镌刻的方志之城

位于江淮平原北麓的丰林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因境内山林丰茂、水泽丰沛而得名。六百余年历史中,这座小城以耕读传家,更以修志传统闻名。从竹简手抄到数字档案,历代编纂的县志地方志,如同层层年轮,记录着土地与人交织的史诗。

墨香里的旧时山河

清乾隆八年(1743年),丰林首部官修《丰林县志》问世,设舆图、建置、赋役等十二卷,其中《物产考》详录当地特有的“金丝楠”林木与“九眼藕”水产。光绪年间重修的《丰林县续志》则新增《兵事纪略》,记载太平军过境时乡民筑寨自保的细节。这些泛黄纸页上的地方志,如今仍可在县档案馆特藏室查阅,部分早期版本更被制成高清影印本,供研究者县志下载使用。

烽火中的文化坚守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丰林文人冒着炮火抢救典籍,将明代《丰林风土记》手稿藏于陶瓮,埋入祖祠地下。这段历史被收录在1985年编纂的《丰林县志·文化卷》中,同期整理出版的《丰林抗战文史资料》还收录了27篇战时日记。近年来,县方志办将这批珍贵文献数字化,开通了地方志下载平台,让散落民间的记忆重归公众视野。

新志书里的时代印记

2002年出版的《丰林县志(1986-2000)》,首次设立“乡镇企业”与“生态保护”专章,记录小城在改革开放中的蜕变。该志附录的《古河道变迁考》,结合卫星遥感图与清代《河渠志》对照,揭示出淮水支流改道对农耕的影响。这套荣获全国方志奖的县志,现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其电子版在政务网提供县志下载服务,点击量逾十万次。

方志文化的当代新生

在丰林博物馆地下一层,互动屏幕上正循环播放《方志里的二十四节气》短片,将古籍中“立夏采蕨,霜降收柿”的记载转化为动画。民间团体“丰林记忆社”则通过微信公众号,连载解读《民国丰林县警政志》等冷门史料。这种活化利用,让沉睡的地方志变成了“可触摸的历史”。

《丰林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项目近期启动,计划对现存47种志书、83辑文史资料进行系统校勘。从青石铭刻到云端存储,这座小城用最质朴的方式,守护着文明传承的炬火。

丰林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