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2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塞上明珠石嘴山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因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作为西北工业重镇与生态转型典范,这座城市承载着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交融记忆。从古代边塞要冲至现代能源基地,其历史脉络在各类地方志县志中得以完整保存。

历史沿革中的地方志编纂

石嘴山地区的方志编纂始于明清时期。清代《平罗县志》作为早期核心文本,详细记载了今石嘴山境内军事驻防、水利开发与民族交融情况。其中《渠务志》章节完整梳理了黄河灌区开发史,为研究西北农耕文明提供关键史料。民国时期修订的《平罗县乡土志》新增矿产勘探记录,尤其关注贺兰山煤炭资源,这为新中国成立后石嘴山被确立为“西北煤都”埋下历史注脚。

新编地方志体系构建

1985年首部《石嘴山市志》出版,系统梳理了1949年后工业建设与城市发展轨迹。该志设立《工业志》《移民志》等特色篇章,其中“三线建设”部分收录了上海、辽宁等地援建者的口述史料。此后陆续编纂的《平罗县志》《惠农县志》形成区域志书网络,惠农区志中《生态治理专篇》开创性记录了21世纪采煤沉陷区修复工程,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的重要参考。

数字化时代的方志传承

目前石嘴山市档案馆已完成22种县志下载资源库建设,涵盖清代至1990年代的手抄本、油印本数字化版本。通过“宁夏数字方志云”平台,《大武口区志》《石炭井矿区志》等珍稀文本实现地方志下载功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石嘴山文史资料》电子化工程,该丛书辑录的“五七干校回忆录”“三线工厂口述史”等鲜活史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

方志文献中的城市密码

在《石嘴山市军事志》中,明代“镇远关”城防图与当代军事工业布局形成时空对话;《石嘴山风物志》则通过枸杞种植技艺、贺兰砚雕刻等非遗记录,展现文化基因的延续性。这些地方志不仅构建了城市记忆框架,更通过持续修订机制(如2020年启动的市志续修项目)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动态衔接。

石嘴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工程,犹如一部跨越六百年的城市传记,将黄河岸边的烽火台、蒸汽机车与光伏电站串联成章。从泛黄的宣纸册页到云端数据库,这些方志载体始终在回答着同一个命题:一座城市如何在与时代的共振中书写自己的文明史诗。

石嘴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