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湘桂边陲的山水之城

位于广西东北部的资源县,地处越城岭山脉腹地,因境内资江发源而得名。这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古城,坐拥八角寨丹霞地貌、五排河漂流等自然奇观,其历史文脉深藏在历代编纂的县志地方志中。自明清以来,当地官民通过系统修志,将地理沿革、民俗物产、重大事件凝结成册,成为研究桂北社会变迁的珍贵史料。

明清至民国的方志传承

资源县最早的地方志编纂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据《桂林府志》记载,当地士绅曾整理《西延司志》(西延为资源县旧称),详细记录苗瑶族群聚居区的田赋制度与土司治理。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首部官方《资源县志》成书,共八卷,涵盖城池建设、科举名录及兵防驿传等内容,现存抄本藏于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县政府组织重修县志,新增《实业志》《交通志》等章节,铅印本现存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其中关于湘江战役的战场记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新中国以来的志书编纂体系

20世纪80年代,资源县启动新中国成立后首轮修志工程。1987年出版的《资源县志》采用现代方志体例,设立《自然环境》《民族人口》等24个专篇,首次系统收录境内动植物资源普查数据。2005年修订版增设《旅游资源开发》《扶贫攻坚》等当代内容,并附有卫星遥感地图。此外,《资源县水利志》《资源县教育志》等行业志陆续出版,形成覆盖全县的地方志文献网络。部分志书电子版已通过广西数字方志馆开放县志下载服务。

数字化时代的方志利用

随着古籍数字化进程加速,资源县档案馆联合高校开展旧志抢救工程。清道光版《资源县志》高清扫描件、民国县志点校本均已上传至“广西地方志资源共享平台”,公众可免费进行地方志下载。2021年,当地推出微信小程序“云端资江”,收录建国后所有版本县志及7个乡镇志,支持关键词检索与图文对照阅读。这种创新传播方式使尘封的地方史料重新焕发活力,助力民俗研究者与文旅开发者获取精准信息。

文史资料中的民间记忆

除官方编纂的县志外,政协文史委编撰的《资源文史》系列丛书补充了大量口述史料。其中《苗岭烟云》收录20位百岁老人关于红军过境的历史回忆,《资江船工号子》则整理32首濒临失传的航运民谣。这些鲜活的地方叙事与正史记载形成互补,2019年集结出版的《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更通过300余幅照片呈现跳香节、河灯节等民俗活动,构成立体化的文化记忆库。

资源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从木刻线装到电子文档,跨越四个世纪的编纂历程,不仅记录着这座山水小城的沧桑巨变,更构建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当游客泛舟资江时,手机里下载的方志文献正悄然讲述着两岸峰峦见证的千年故事。

资源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