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4次阅读
没有评论

粤北山城的文化印记

坐落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和平县,地处九连山脉东麓,是客家人聚居的千年古邑。自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置县以来,这片土地以农耕文明为根基,孕育出独特的客家文化与历史记忆。记录其沧桑变迁的载体,正是历代编纂的县志地方志,这些文献如同时光隧道,串联起一座城市的生命脉络。

明清方志的初创与传承

和平县最早的方志编纂可追溯至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首部《和平县志》问世,虽原版散佚,但其纲目内容通过后世文献得以留存。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朝先后四次重修县志,其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版本尤为详实,收录了县域舆图、赋税田亩、科举名录等核心资料。这些古籍现存于国家图书馆与广东省档案馆,部分影印本已开放地方志下载渠道,供学者在线研究。

民国时期的方志革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和平县启动近代首次地方志修订。新版县志突破传统体例,增设“实业”“教育”“交通”等章节,反映时代剧变下的社会转型。该版本现存手稿中,可见对钨矿开采、广九铁路支线规划等经济活动的记载。近年来,广东地方志办公室将其纳入数字化工程,公众可通过官方平台实现县志下载,获取高清扫描文献。

新中国以来的系统修志

20世纪80年代,和平县启动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1987年出版的《和平县志》涵盖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24个分志,首次采用统计数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2012年启动的第二轮修志工程,则引入数字地图与口述史记录技术,形成逾百万字的综合志书。这些新版地方志在县档案馆设有专柜陈列,电子版亦开放地方志下载服务。

文史资料中的民间记忆

除官方志书外,《和平文史》系列丛书自1984年持续刊行,收录宗族谱牒、红色革命档案、客家山歌词谱等非官方史料。其中第11辑《九连山剿匪纪事》通过亲历者访谈,还原了1949年前后的山区社会实态。这些资料与县志形成互补,为研究者提供多维视角。县图书馆特设“地方文献阅览室”,部分珍本可申请电子版县志下载权限。

数字时代的方志传承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平县于2020年启动“方志资源活化工程”,对明清至当代的41种志书进行全文数字化。项目不仅修复了光绪版县志的虫蛀残页,还将民国手稿转为可检索的电子文档。目前,公众可通过“粤方志”平台实现地方志下载,其中《和平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作为核心数据库,已整合历代志书目录及摘要,成为学界研究粤北客家社会的重要参考。

这座客家乡土的历史长卷,正以《和平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为载体,在故纸堆与现代技术交融中焕发新生。从木刻雕版到云端存储,跨越五百年的文字始终在诉说着九连山下的岁月故事。

和平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