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坪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1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丝路明珠:柯坪县的历史底色

柯坪县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西部,坐落在天山南麓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交界处,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里曾是龟兹文化与疏勒文明交汇之地,多民族交融的历史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作为中国西北边陲的生态与文化重镇,柯坪县的地方志编纂传统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其文献记录为研究边疆治理与民族融合提供了珍贵史料。

历史沿革中的方志记录

柯坪县的县志编纂始于清代。据考证,最早的《柯坪县志略》成书于光绪年间,以手抄本形式留存,记录了当地地理、物产及回部部落的治理情况。民国时期,政府组织修订《柯坪县志》(1934年铅印版),新增了农牧业发展与军事驻防内容,成为研究民国边疆政策的一手资料。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编印的《柯坪县简志》首次系统梳理了县域内的民族构成与社会经济结构,并附有手绘地图,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

新中国成立后的系统编纂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启动首轮地方志修编工程,柯坪县于1986年完成《柯坪县志(1986年版)》,全志共12卷,涵盖自然地理、人口变迁、产业经济等板块,特别增设“民族宗教”专章,详细记载了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民俗传统。2003年出版的《柯坪县志(修订本)》补充了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治理成果,并附有统计数据表,成为学术界引用率较高的版本。近年来,为便于研究者获取资料,新疆方志馆开通了县志下载服务,其中1986年版与2003年版电子文档已面向公众开放。

文史资料与地区志的补充价值

除官方县志外,柯坪县的民间文史资料亦不可忽视。1982年由县政协编撰的《柯坪文史辑录》收录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间传说、契约文书及口述史,尤其是“坎儿井修建纪事”章节,揭示了干旱区水利技术的传承脉络。2011年出版的《柯坪风物考》则从考古视角整合了县域内烽燧遗址与岩画群的考察报告,与地方志形成互补。值得一提的是,阿克苏地区档案馆近年推出的地方志下载平台,将《阿克苏地区志》中涉及柯坪的章节单独提取,方便研究者按主题检索。

数字化时代的方志传承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进步,柯坪县的方志资源正加速数字化。2020年,县地方志办公室联合高校启动“方志文献抢救计划”,对馆藏的7种清末民初手稿进行高清扫描与文本识别,其中《柯坪河渠考》《屯垦录》等珍本已通过官方网站提供全文县志下载。此外,手机端小程序“柯坪记忆”上线了互动式方志地图,用户可点击查看历史地名沿革与相关志书摘录,实现了地方志从静态文献向动态文化服务的转型。

柯坪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不仅是一部地域历史的编年史,更承载着边疆地区与中原文明互动共生的密码。从泛黄的手抄本到云端数据库,这些文献的代代传承,让这座丝路小城的记忆始终鲜活。

柯坪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