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5,16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承德:历史印记中的志书之城

位于燕山腹地的承德市,自古便是塞外重镇。清康熙年间,这里因避暑山庄的兴建成为皇家夏都,政治地位显著提升。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汇之地,承德的历史被系统地记录于各类地方志县志中,形成了独特的文献传承体系。

清代方志奠定历史根基

承德最早的方志编纂可追溯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热河志》,这部由和珅主持编修的志书,详细记载了热河行宫、八旗驻防及民族交融史,成为后世研究承德的重要基础。光绪十一年(1885年),《承德府志》问世,其内容涵盖疆域、物产、职官、学校等门类,尤其收录了满蒙汉三族共居的社会风貌。这些清代地方志现藏于国家图书馆,部分影印版已开放地方志下载,为学者提供了数字化研究便利。

民国至新中国的县志革新

民国时期,承德所属各县开始独立编修县志。1932年《隆化县志》首创现代体例,增设商业、邮电等新兴领域;1947年《滦平县志》则首次采用测绘地图,精准标注山川村落。新中国成立后,承德启动了大规模方志整理工程,1986年出版的《承德市志》整合了全市历史沿革与经济数据,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志》(1997年)等民族县专志,则系统梳理了满蒙风俗与生态变迁。

当代数字化与文史资料汇编

进入21世纪,承德市档案馆推出“志书数字化工程”,将《丰宁满族自治县志》《兴隆县志》等23部县级志书转化为电子文档,公众可通过官网进行县志下载。此外,文史机构编纂的《承德文史》系列丛书(已出版12辑),收录了抗战时期口述史、避暑山庄碑刻考释等专题内容。2020年,承德地方志办公室上线“热河志库”平台,提供《宽城地方志》《平泉文史资料》等50余种文献的地方志下载服务,访问量已突破10万次。

多维度的方志文化传承

承德现存方志文献不仅包括官方修纂的志书,还涵盖民间抄本、碑碣拓片等特殊载体。例如藏于避暑山庄博物馆的《热河日记》手稿,记录了朝鲜使臣朴趾源1780年途经承德的见闻;双滦区发现的《喀喇河屯厅志》残卷,则补充了清代驿站制度的细节。这些多元文本与正史县志形成互补,构建起立体化的地方记忆网络。

从《热河志》到数字化志库,承德用笔墨与字节守护着千年文脉。如今,“承德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不仅是一份历史清单,更成为解码城市基因的关键密码。当游客漫步在磬锤峰下,或学者点击地方志下载页面时,这座志书之城的故事,始终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

承德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