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4,150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丝路古城与方志传承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若羌县,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面积最大的县域。作为古楼兰国核心区域与丝绸之路南道咽喉,这里曾见证汉唐驼铃、吐蕃烽烟。近代以来,其历史脉络被系统收录在各类地方志中,形成独特的文化档案体系。

沙海遗珍:历史文献中的若羌

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编纂的《若羌厅乡土志》,是现存最早的官方县志文献。该志以汉、满双语记录屯田制度与驿站分布,其中对米兰遗址的记载比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早十二年。民国时期,政府组织编修《若羌县概况》,新增矿产调查与民族人口统计专章,现存手抄本藏于自治区档案馆。
抗战期间,学者黄文弼在《罗布淖尔考古记》中收录大量若羌民间传说,这些珍贵素材后被辑入1983年出版的《若羌县民间故事集成》,成为文史资料的重要补充。

绿洲新篇:新中国方志体系建设

1959年启动的首轮县志修编工程,首次采用现代方志体例。编纂组实地测绘县域水系,整理出车尔臣河流域灌溉网络图,该成果被1986年《若羌县水利志》完整继承。1992年出版的《若羌县志》增设"红枣产业"与"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章节,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
2015年推出的数字化修订版,在附录中嵌入32幅历史地图扫描件,并通过政务平台提供县志下载服务。同期完成的《若羌年鉴》实现年度更新,其电子版在"新疆数字方志馆"可进行地方志下载

多民族记忆的交织呈现

《若羌蒙古族志》《且末—若羌维吾尔族风俗考》等民族专志,系统梳理了卫拉特蒙古东归与维吾尔族绿洲农耕文化。2009年发现的佉卢文木牍译文,被收录进《楼兰文书补遗》,这份文史资料的公布引发国际学术界对若羌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估。
县博物馆主持编撰的《若羌文物图谱》,将米兰壁画、汉代铜弩机等200余件文物与地方志记载互证,构建起实物与文献双重印证体系。

数字时代的方志传播

目前,若羌已建成全疆首个县级方志数据库,涵盖从清代乡土志到当代扶贫志等87种文献。通过政务网站"若羌记忆"专栏,公众可免费获取县志下载资源包,内含高清版《若羌县志(2015)》及10部专业志。为方便研究,平台还提供《车尔臣河流域开发史》《罗布人文化考》等地方志下载文件的全文检索功能。
若羌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不仅承载着大漠孤烟的历史记忆,更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生。这些跨越三个世纪的文字,正通过现代技术将楼兰遗韵传播向更广阔的时空。

若羌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