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雄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5,523次阅读
没有评论

高原明珠:当雄县的历史记忆

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的当雄县,坐落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平均海拔超过4200米。这片土地既是游牧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千百年来,当雄以独特的自然风貌与人文传统,在青藏高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记录这些珍贵记忆的载体,正是各类县志地方志文献。

古代文献中的当雄掠影

现存最早的当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吐蕃时期,敦煌藏文写卷中曾提及"当雄"作为军事驻地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卫藏通志》,首次以官方文献形式记录了当雄地区的行政建制与牧区分布。光绪版《西藏图考》中收录的手绘地图,精确标注了当雄境内纳木错湖与念青唐古拉山的地理方位。这些早期地方志虽未单独成册,却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民国至新中国的志书编纂

1934年刊印的《当雄调查录》,标志着首部区域性专志的诞生。这本由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册子,系统梳理了当地部落制度、牧业经济与宗教活动。1987年出版的《当雄县志》,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部系统性的地方志,全书分12卷详述了地理、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变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修订版,新增了青藏铁路建设对当地影响的专章,现存纸质版在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可查阅,部分章节已实现县志下载服务。

数字时代的文献传承

2015年启动的"西藏数字方志工程",将当雄历代地方志纳入数字化保护范围。通过西藏数字文化网,研究者可在线浏览《当雄牧区志》《纳木错生态志》等8种特色专志的高清扫描件。县档案馆官网提供1912-2020年间7个版本的地方志下载服务,其中包含罕见的1959年民主改革时期油印本《当雄社会调查报告》。这些电子资源与拉萨大学共建的"高原方志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民间文史的抢救性整理

近年开展的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陆续整理出版《当雄口述史》《牧人手记》等19种文史资料。老牧民格桑扎西捐献的羊皮卷《牧场迁徙录》,经专家破译后补充了清代牧区划分的细节。县政协编纂的《当雄文史》年刊,持续收录寺院档案、契约文书等珍贵材料,其中关于茶马古道当雄驿站的考证文章,为当雄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当雄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不仅构建起跨越千年的历史坐标系,更通过数字化手段让高原记忆永久留存。从羊皮手卷到电子文档,这些文献始终见证着雪域牧区与时代同行的足迹。

当雄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