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山水与文脉交织的鹤山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鹤山市,因境内形似展翅仙鹤的昆仑山得名。这座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岭南古城,西江支流纵横其间,碉楼侨乡星罗棋布。作为中国著名侨乡,鹤山在三百余年建制史中形成的文献体系,构成了解其发展脉络的重要窗口。

方志编修的历史轨迹

清乾隆《鹤山县志》开创本地修志先河,12卷本系统记载疆域、赋役、学校等政务档案,其中"瑶僮"篇留存了珍贵少数民族史料。光绪七年续修版本增设《金石》专章,收录境内23处碑刻铭文,为研究岭南石刻艺术提供实证。民国二十三年铅印版《鹤山县志未成稿》,虽因战乱未竟全功,但其收录的侨批档案与侨汇数据,成为研究近代华侨史的重要佐证。

当代志书体系的完善

1985年启动的新编《鹤山县志》,历时八载完成70万字巨著,创新性设置《华侨港澳同胞》专篇,详述23万海外乡亲支援家乡建设的感人事迹。2010年出版的《鹤山市志(1986-2005)》,采用全彩印刷技术,160幅航拍图立体呈现城市变迁,电子版实现地方志下载功能。各乡镇编纂的《宅梧镇志》《古劳水乡志》等16部专业志,构成完整的地方志网络体系。

文史资料的深度挖掘

市档案馆珍藏的《鹤山文史》系列已刊行49辑,其中第28辑《抗战记忆》收录82位亲历者口述史料。2016年上线的数字方志馆,提供县志下载服务,民国时期地契、侨批等2.3万件档案实现云端查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鹤山华侨史》的编撰,整合了美国、新加坡等18个国家侨团提供的原始文献。

方志文化的现代传承

在数字化浪潮中,鹤山创新推出AR方志地图,扫码即可观看历史建筑三维复原影像。《鹤山话语音档案》作为全国首个县级方言数据库,收录87个自然村的语音样本。2023年启动的"方志+"工程,将县志内容转化为研学课程,中小学生通过VR设备"穿越"到乾隆年间的古码头参与虚拟修志。

鹤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工程历经三百年传承,从木刻雕版到数字云端,超过2000万字的文献宝库,不仅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更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当旅居78国的鹤山侨胞通过地方志下载平台看到故乡的数字化方志,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纽带显得愈发紧密而鲜活。

鹤山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