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望谟县:黔西南的文化记忆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是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但因地处偏远,文字记载较晚。明清时期,随着中央政权对西南边疆的开发,望谟地区的行政建制逐渐完善,地方文化脉络亦通过地方志等形式得以留存。

明清至民国:早期县志的雏形

望谟县的前身可追溯至清代贞丰州下辖的“王母汛”。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兴义府志》中,已有关于王母地区风土、物产、民族习俗的记载,成为后世研究望谟早期历史的重要参考。民国时期,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地方文献整理逐渐系统化。1936年编修的《贞丰县志》虽未独立成册,但其中对望谟境内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等节庆的记录,为现代民族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这一时期的手抄本、碑刻等资料,现部分收录于黔西南州档案馆,成为追溯地方文化源流的实物依据。

新中国初期:系统化地方志编纂

1951年望谟正式设县后,政府开始组织编修首部独立县志。1962年完成的《望谟县志(初稿)》以油印本形式内部发行,内容涵盖地理、经济、民族、社会四大板块,尤其注重记录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民族政策实施。此版县志虽未公开出版,但其手稿副本被贵州省图书馆列为特藏文献。1980年代,全国启动首轮修志工程,1987年《望谟县志》正式出版,新增“林业资源”“水利建设”等章节,并首次采用地图、照片等可视化资料,成为研究黔西南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文献。

数字化时代:县志下载与资源共享

21世纪以来,望谟县地方志办公室持续推进文献数字化。2010年,《望谟县志(1988-2008)》电子版通过政务平台开放部分章节的地方志下载服务,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喀斯特地貌生态修复等专题。此外,县档案馆联合高校建成“布依族文化数据库”,收录清代地契、民国户籍档案等扫描件,其中《王母汛舆地图说》《望谟民族语言音档》等珍稀资料已实现网络共享。这一举措不仅便利了学术研究,也让散落民间的口述史、歌谣得以系统保存。

多元载体:从地方志到专题文史

除传统县志外,望谟还形成多维度的地方文献体系。例如,《望谟文史资料选辑》自1985年起连续出版,收录红军长征过境望谟的回忆录、布依族古歌整理等内容;《望谟县民族志》《望谟县林业志》等专业志书,则从细分领域补充了县志的宏观框架。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出版的《望谟脱贫攻坚纪实》以影像志形式记录精准扶贫历程,开创了地方志编纂的新范式。

望谟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的丰富性,体现了边疆地区从“文化边缘”到“历史自觉”的转变。从清代散见于府志的片段,到当代数字化、专题化的文献集群,这些载体不仅承载着地域记忆,更成为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石。

望谟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