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3,50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山海之间的历史印记:防城港方志编修脉络

坐落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防城港市,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越边境贸易的现代口岸。这座兼具海洋文明与边关文化的城市,自明清以来便形成了系统的方志编纂传统,其存世的地方文献构成了解读北部湾区域发展的独特密码。

明清方志的初始建构

明万历年间成书的《防城土司志》手抄本,是现存最早的行政区域专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刊印的《防城厅志》,首次以官方修志形式记录了辖境的山川形胜与土司制度。光绪版《防城志略》在体例上创新增设"海防"专章,详述白龙尾炮台等军事设施,这些早期地方志为研究明清时期岭南边疆治理提供了珍贵素材。目前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有孤本胶卷,部分内容已实现数字化地方志下载

民国方志的转型探索

1936年编修的《防城县志》铅印本,标志着现代方志编纂体系的引入。该志设立"物产志"详细记载八角、玉桂等经济作物种植,收录中法勘界条约全文,并附有精细测绘的县域全图。2018年广西古籍保护中心完成该版县志的影印再版,读者可通过自治区图书馆官网进行县志下载。同时期《东兴镇志》等乡镇志的编纂,填补了边境口岸发展的史料空白。

新时代方志体系的完善

1985年启动的新编《防城县志》,历时八载完成百万字巨帙,其"边贸志"、"京族志"等创新篇目荣获全国方志成果一等奖。2012年《防城港市志》正式出版,采用全彩印刷技术,增设"港口建设"、"跨国经济区"等反映时代特征的章节。市方志馆近年建成的地方志数据库,实现了历代地方志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公众可通过政务平台进行地方志下载

专题史料的多元补充

政协文史委编纂的《防城港文史》系列已出版17辑,其中"胡志明小道始发站"、"京族哈节考"等专题具有较高学术价值。2019年影印发现的《江平黄氏家谱》,揭示了清代汉族移民与京族互动的细节。这些文史资料与官方县志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立体化的历史认知体系。

防城港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工程历时四十载,累计整理古籍32种、新修志书58部,形成超过2000万字的系统史料。从泛黄的宣纸手抄本到云端数据库,这些承载着边海记忆的文字,正在新时代焕发出独特的文化光彩。

防城港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