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4,591次阅读
没有评论

保康县:鄂西北的山水记忆

保康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荆山腹地,汉江支流南河流域穿境而过。这里自古为楚文化浸润之地,明清时期因盐道商贸兴盛,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作为一座拥有千年建制史的山区县,保康的沧桑变迁被系统记录于各类县志地方志之中,成为研究鄂西北社会演变的重要文献。

明清方志中的保康印记

保康最早的地方志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编纂的《保康县志》,原书虽已散佚,但其部分内容通过清代《湖广通志》得以保留。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县宋焕主持重修《保康县志》,详细记载了县域山川形胜、田赋户口与民俗物产。光绪年间再修版本新增《兵事志》,记录了白莲教起义等重大事件。这些早期地方志不仅呈现了农耕社会的治理逻辑,更保存了荆山地区独特的方言、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国至当代的志书传承

民国时期,保康曾组织编纂《保康县新志稿》,采用现代方志体例,增设教育、实业等门类,现存手抄本藏于湖北省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启动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1994年出版的《保康县志》系统梳理了1840年至1985年的县域发展,特别关注林业经济与扶贫攻坚历程。2018年出版的二轮县志增设生态保护专章,凸显“中国磷都”转型中的环境治理经验。目前,部分珍贵版本已实现数字化,公众可通过档案馆官网进行县志下载

乡镇志与专题史料的价值

除县域总志外,《马桥镇志》《歇马镇志》等11部乡镇志构成微观历史拼图。例如《马桥镇志》详述了明清盐道上的骡马贸易,而《保康县林业志》则揭示了集体林权改革轨迹。1980年代起,县政协组织编撰《保康文史资料选辑》,收录三线建设时期081兵工厂口述史等珍贵素材。这些地方志下载资源在学术研究中被频繁引用,为区域经济史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数字时代的方志活化

保康县档案馆近年来推动地方志数据库建设,将馆藏的32种旧志、89卷档案全文数字化。其中清乾隆版《保康县志》高清扫描件开放县志下载服务,读者可在线查阅古籍中的城池图、官署布局等信息。2021年推出的手机端“掌上方志”平台,利用GIS技术复原了清代盐道走向,使静态文献转化为动态文化地图。

保康县地方志的编纂与传承,如同一部跨越时空的地方百科全书,既承载着荆山腹地的集体记忆,又为当代城乡规划、生态保护提供历史参照。从木刻版到电子版,从官府藏本到公众可及的数字化资源,这些方志文献始终在讲述着鄂西北山水的沧桑故事。

保康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