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5,6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山水间的文化瑰宝:金秀瑶族自治县

位于广西中部大瑶山腹地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瑶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这里群山环绕,溪流纵横,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瑶族五大支系的多元传统。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金秀不仅以生态资源闻名,更以丰富的历史文献为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

千年文脉:从古籍到地方志

金秀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宋代《桂海虞衡志》,其中对大瑶山族群生活已有描述。明清时期,地方官员编纂的《永安州志》《象州志》等文献记录了当时瑶民的社会结构。真正系统性的地方志编纂始于民国,1933年《修仁县志》首次设立专章记载瑶族风俗,成为研究早期瑶族文化的重要参考。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编印的《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开创了民族志与县志结合的新模式。

薪火相传:县志编纂的现代化历程

1980年代,金秀启动首部自治县专属县志编纂工程。历时8年完成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志》(1992年版)详细收录了地理、经济、民俗等12个门类,其中《瑶族篇》以30万字篇幅梳理了盘瑶、茶山瑶等支系的语言、服饰与节庆传统。2005年启动第二轮修志,增补了生态旅游、非遗保护等内容,2012年出版的续修本被纳入国家方志馆民族分馆典藏。近年推出的《金秀年鉴》系列,则通过年度数据更新延续了地方志的时效性。

文史宝库:多元载体中的瑶乡记忆

除官方编纂的县志外,金秀还保存着大量民间文献。1958年发现的《过山榜》手抄本,记录了瑶族迁徙史诗;《盘王大歌》古抄本被列入自治区非遗名录。县档案馆藏有1980年代整理的《瑶族歌谣集成》《瑶医验方汇编》等专题资料,其中收录的3000余首瑶歌已成为民族文化研究的原始素材。2016年出版的《金秀文史》辑刊,更以口述史形式抢救性保存了银饰制作、黄泥鼓舞等濒危技艺。

数字传承:县志下载开启文化共享

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金秀在全国民族地区率先建成地方志数据库。读者可通过自治县政务网“方志在线”栏目实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志(1992)》《大瑶山剿匪纪实》等全文县志下载,其中瑶族语言章节特别增加了音频附件。民间团体创建的“瑶山记忆”网站,则提供《石牌律碑文拓片集》等特色文献的地方志下载服务,让散落民间的137块石牌律碑刻实现数字化传播。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的完整体系,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化链条,既延续了“刻木为契,表疏为契”的古老传统,又以现代技术让瑶山文明焕发新生。从竹纸手抄本到云端数据库,这些承载着民族基因的方志文献,正为世界读懂中国瑶族打开一扇永不关闭的窗口。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