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千年古邑上饶县的历史文脉

地处赣东北的上饶县(现为广信区),自古为“豫章第一门户”。这里山水交融,信江穿境而过,孕育了自秦代设县以来的千年文明。作为朱熹讲学之地、辛弃疾隐居之所,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而历代编纂的县志地方志,正是解锁其历史密码的关键文献。

明清方志的奠基与流变

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刊行的《上饶县志》,是现存最早的系统性方志文献。这部12卷本志书以“考山川、录人物、记风俗”为纲,详细记载了县域内驿站、桥梁、书院等基础设施的沿革。清康熙年间重修县志时,新增《物产志》与《灾异志》,其中对1680年信江洪水的记载,成为研究古代气候变迁的重要佐证。
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地方官员组织学者耗时三年完成县志增补,特别增设《金石录》章节,收录境内摩崖石刻与青铜器铭文37处。同治版本则在体例上突破创新,首次引入地图测绘技术,所附《县域全图》采用计里画方之法,精度达到当时省级方志的测绘水准。

民国时期的方志转型

1936年编修的《上饶县新志稿》,标志着传统方志向现代志书的转型。该版本设立“实业”“交通”等新兴门类,详细统计了浙赣铁路通车后的商品流通数据。尤为珍贵的是《方言志》部分,采用国际音标记录上饶腔赣语发音,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1984年县档案馆整理出版的《上饶县文史资料选辑》,收录了散佚的民国县志校勘笔记,其中关于茶油作坊与闽浙商帮的记载,填补了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空白。

数字时代的方志传承

进入21世纪,上饶县启动“方志数字化工程”,将馆藏的28种地方志孤本进行高清扫描。通过“江西地方志数据库”,研究者可在线完成县志下载,其中康熙版县志的电子化版本,分辨率达到600dpi,能够清晰辨认边注的蝇头小楷。2020年上线的“数字方志馆”平台,更实现了多版本志书的全文检索功能,输入“槠溪”“灵山”等地名,即可自动关联历代志书中的相关记载。

立体化的方志资源体系

当前广信区的方志资源已形成立体架构:基础层为明清至民国的11种纸质县志原本,保护层包括微缩胶片与数字副本,应用层则涵盖《上饶地区志》《信江流域文化考》等衍生研究成果。民间收藏家捐赠的《石人乡志》手稿(1952年),经数字化后加入地方志下载资源库,其关于青石采掘技艺的记载,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历史依据。

上饶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工程,不仅实现了从木刻版到电子版的跨越,更构建起贯通古今的文化坐标。这些泛黄的纸页与闪烁的字节,正在互联网时代续写着属于信江两岸的集体记忆。

上饶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