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9次阅读
没有评论

长武县:渭北高原的历史印记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部的长武县,地处陕甘交界,自古便是关中通往陇东的咽喉要道。这里黄土塬沟壑纵横,泾河穿境而过,孕育了仰韶文化遗址与秦汉古道遗迹。作为丝路重镇,长武不仅承载着军事要塞的记忆,更在千年文脉中留下了丰厚的方志文献。

明清方志的奠基与流变

长武的地方志编修始于明代,嘉靖年间首部《长武县志》问世,虽原版已佚,但清代学者在重修时曾引述其"山川形胜,兵防尤详"的特点。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张纯儒主持编纂的《长武县志》成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版本,分地理、赋役、职官三卷,其中对明代驿道烽燧的记载尤为珍贵。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增补本新增《艺文志》,收录了王夫之等文人途经长武时留下的诗赋,现藏于陕西省图书馆的孤本已纳入古籍数字化工程,可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地方志下载

民国时期的方志抢救与整理

1934年,在著名方志学家黎锦熙推动下,长武成立文献委员会,历时五年完成《长武县续志》。这部12卷本的县志突破传统体例,增设《实业志》详述当地煤炭开采与果业发展,并在《金石志》中首次系统整理昭仁寺唐碑拓片。1948年油印的《长武县乡土志》虽仅存残卷,但其手绘的《泾河水利图》至今仍是研究黄土高原农耕史的重要资料。近年来,这些民国文献通过地方档案馆的县志下载专区逐步向公众开放。

新中国建立后的方志体系化建设

1983年启动的新编《长武县志》历时八载完成,全书设28编,创新性地将"扶贫开发"单独成章,记录了1950年代至1980年代当地水土治理的完整历程。2012年出版的二轮续修版增设光盘附件,包含清代城防图数字化复原视频。与之配套的《长武年鉴》自1998年起连续出版,其中"苹果产业转型"等年度专题被多所农业大学列为案例教材。目前,两版新县志的电子版均已上线全国地方志数据库。

文史资料与专题研究的互补

除官修志书外,长武县政协编纂的《长武文史》系列填补了微观史料的空白。已出版的17辑中,《习仲勋在长武》《西兰公路修筑口述史》等专题通过亲历者访谈还原历史细节。2020年上线的"数字方志馆"整合了《长武军事志》《长武水利志》等18部行业志,并提供高清扫描版地方志下载服务,用户可通过地名检索精准定位古驿道变迁轨迹。

长武县地方志版本汇总的完整谱系,如同泾河岸边的地质剖面,层层叠压着农耕文明与丝路风云的记忆。从竹帛烟销的明代残稿到云端存储的数字档案,这些承载着黄土高原呼吸的文本,正以新的形态延续着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千年使命。

长武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