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4次阅读
没有评论

桦甸市概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带,是吉林市下辖的县级市。这座城市因境内盛产桦树而得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稳定的行政建制。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资源型城市,桦甸的煤炭、林业和农业资源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积淀,使得地方文献编纂成为记录城市变迁的重要载体。

地方志编纂的历史脉络

桦甸的地方志编纂始于清代。光绪年间,首部《桦甸县志》成书,记录当时行政区划、物产与民俗,成为研究清末东北边疆的重要史料。民国时期,地方志修订工作延续,1932年出版的《桦甸县概况》新增了近代工商业与教育发展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9年组织编修《桦甸县志(1949-1959)》,系统梳理建国初期社会变革与经济建设成果。这些早期版本现藏于吉林省图书馆及国家方志馆,部分内容可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县志下载

新时期方志体系的完善

20世纪80年代起,桦甸地方志编纂进入系统化阶段。1986年出版的《桦甸县志》涵盖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11个门类,首次采用现代方志体例。此后,2003年修订版补充了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进程与生态保护举措。2018年推出的《桦甸市志(1986-2015)》增设“环境保护”与“信息化建设”专章,体现时代特征。为方便学术研究,当地档案馆开通了地方志下载服务,提供电子版志书检索功能。

专题志与文史资料的补充

除综合性县志外,桦甸还编撰了多部专题志。例如《桦甸林业志》详细记载了国有林场的发展史,《桦甸煤炭工业志》梳理了百年采煤业的兴衰。文史资料方面,政协编纂的《桦甸文史资料选辑》已出版18辑,收录口述史、老照片及民间文献,其中第五辑《抗联在桦甸》被列为红色教育读本。这些资料与地方志互为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历史记忆库。

数字时代的方志资源利用

随着数字技术普及,桦甸市方志办联合高校建成“长白山区方志数据库”,整合清代至今46种志书、82卷文史资料。公众可通过官网免费获取地方志下载链接,其中《桦甸县志(2003)》电子版下载量已突破3万次。2021年推出的手机端“掌上方志”平台,更以图文互动形式呈现历史街区变迁,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根据桦甸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的研究显示,这些文献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更通过数字化手段融入当代城市文化传播。从宣纸线装到云端存储,方志载体的演变印证着桦甸人对历史书写的坚守与创新。

桦甸市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