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黔西南的千年古邑——普安县

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普安县,是一座兼具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山区县。其名始于明永乐年间,寓“普天之下,安居乐业”之意。境内山川交错,民族多元,布依族、苗族等文化交融,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夜郎文化圈。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普安县的文献传承尤为丰富,其中地方志县志的编纂贯穿古今,成为解读这片土地的关键钥匙。

明清至民国:地方志的雏形与成型

普安县的方志编纂始于明代,《普安州志》作为早期文献,记录了明代军事屯田与民族治理的细节。清代方志体系趋于完善,道光年间修订的《普安直隶厅志》详细梳理了地理、物产、民俗等内容,是研究清代黔西南社会变迁的核心资料。民国时期,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县志编纂加入现代科学分类方法,如《普安县志稿》(1936年)首次引入人口统计与经济调查,为后世提供了民国基层治理的珍贵样本。

新中国的地方志革新与系统化

新中国成立后,普安县于1980年代启动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1992年出版的《普安县志》涵盖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十大类目,尤其注重记录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如农田水利改造与民族政策实践。2010年后,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普安县志(1991—2010)》新增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章节,体现时代特色。此外,专题类地方志如《普安茶文化志》《普安民族志》相继问世,填补了细分领域的研究空白。

文史资料与地区志的多元补充

除传统方志外,普安县政协文史委编撰的《普安文史资料》系列丛书,收录了口述史、碑刻拓片、民间传说等非官方记录。例如第九辑《古道马帮记忆》还原了茶马贸易的鲜活场景。地区志方面,《江西坡镇志》《青山镇志》等乡镇级志书,以微观视角呈现基层社会风貌。这些资料与县志互为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地方历史叙事体系。

数字化时代的地方志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普安县积极推进方志资源数字化。县档案馆官网开设“地方志下载”专栏,提供清代至当代的12部志书电子版;省内文化平台“方志贵州”亦上线“县志下载”功能,其中《普安县志(1991—2010)》可免费获取。此举不仅解决了纸质文献保存难题,更让地方文化突破地域限制。2023年,普安县启动方志数据库建设,计划将散佚的碑文、族谱等纳入数字档案,推动普安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工程迈向新阶段。

普安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不仅是文献的集合,更是一部流动的地方史诗。从木刻线装到数字云端,方志载体的演变背后,是跨越六百年的文明接力。这些文字将山间的马蹄声、田埂上的苗歌、茶垄间的汗水悉数留存,为黔西南的群山注入了永恒的记忆。

普安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