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下载

14次阅读
没有评论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是海南省唯一的黎族自治县。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还是黎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的记载,陵水县的地名、地理、历史和文化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反映了当地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本文将从陵水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黎族文化、自然资源以及地名文化等方面,全面介绍这片美丽的土地。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处海南岛东南沿海,东临南海,西靠五指山脉,北接万宁市,南邻三亚市。全县总面积约为112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57.5公里。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记载,陵水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丘陵和平原为主。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4℃左右,非常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

陵水县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著名的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就位于陵水县境内,这里是海南岛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此外,陵水县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海湾和沙滩,如香水湾、清水湾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陵水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这里被称为“陵水郡”,是海南岛最早设立的行政区之一。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记载,陵水县在唐代正式设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黎族是陵水县的主要少数民族,他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独特的黎族文化。

黎族文化是陵水县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的传统节日、歌舞、服饰和手工艺都极具特色。例如,黎族的“三月三”节是当地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黎族人民会穿上盛装,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和祈福。此外,黎族的织锦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陵水县文化的重要象征。

地名文化的独特魅力

陵水县的地名文化丰富多彩,许多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的记载,陵水县的地名主要来源于黎族语言、自然环境以及历史事件。例如,“陵水”这一地名,据说是因县城附近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而得名,寓意“水清如镜”。

此外,陵水县还有许多以黎族语言命名的地名,如“吊罗山”、“香水湾”等,这些地名不仅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特征,还体现了黎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例如,“吊罗山”在黎语中意为“高耸入云的山”,而“香水湾”则因其海滩上常年飘散着淡淡的花香而得名。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陵水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热带农业和海洋资源。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的记载,陵水县的热带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主要作物包括橡胶、椰子、槟榔和热带水果等。近年来,陵水县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陵水县的海洋资源也非常丰富,渔业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陵水县的海域盛产各种海产品,如石斑鱼、龙虾、海参等,深受市场欢迎。同时,陵水县还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通过开发滨海度假区和水上娱乐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黎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黎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陵水县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黎族文化。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的记载,陵水县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黎族文化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黎族文化博物馆、举办黎族文化节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黎族文化。

此外,陵水县还积极推动黎族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如黎族织锦、竹编等,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让黎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通过这些努力,陵水县不仅保留了黎族文化的独特性,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陵水黎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成为了海南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魅力。无论是黎族文化的传承,还是自然资源的开发,陵水县都在不断探索和前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陵水黎族自治县地名志下载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