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地名志下载

5,138次阅读
没有评论

位于我国福建省东南部的平和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山水秀丽,民风淳朴,地名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今天,让我们一同翻开《平和县地名志》,探寻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

一、平和县简介

平和县,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邻龙海市,西接永定区,南界云霄县,北靠长泰县。这里地处闽南金三角,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此外,平和县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灵通山、三平寺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二、地名的由来

每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由来,这些由来往往与历史、地理、人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平和县,许多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1. 平和县

平和县的名称源于明朝。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为表彰当地民众平定了倭寇之乱,朝廷赐名“平和”,寓意“和平安定”。

2. 灵通山

灵通山位于平和县东北部,因山上有灵通寺而得名。灵通寺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山因寺名,寺因山灵,灵通山因此成为了当地著名的风景名胜。

三、地名与县志

《平和县地名志》详细记录了平和县各地名的由来、变迁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等。通过这部县志,我们可以了解到平和县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

1. 人物故事

在平和县地名中,有许多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例如,文峰镇因明朝文学家、思想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而得名;坂仔镇则因清朝名将施琅在此驻军而得名。

2. 事件记载

一些地名则见证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九峰镇,因明朝嘉靖年间,当地民众在此抵抗倭寇入侵,九战九捷而得名。

四、地方志与地域文化

地名不仅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更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在平和县,许多地名反映了当地的生产方式、民俗风情和宗教信仰。

1. 生产方式

平和县地处丘陵地带,农业是当地的主要生产方式。许多地名都与农业有关,如“稻香村”、“柑仔坑”等。

2. 民俗风情

平和县民俗风情浓郁,许多地名反映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如“庙前”、“社口”等地名,都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有关。

3. 宗教信仰

平和县宗教信仰丰富,地名中也不乏与之相关的故事。如三平寺,因唐朝高僧广济禅师在此修行而得名。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平和县及其地名背后的丰富历史和地域文化。地名是历史的印记,也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共同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平和县地名志下载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