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丝路古城的记忆载体——墨玉县

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的墨玉县,自古便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驿站。昆仑山北麓的绿洲孕育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喀拉喀什河滋养着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地。这座以“墨玉”为名的县城,不仅以玉石闻名,更通过历代编纂的地方志县志,将两千余年的屯垦史、民族交往史镌刻在文字中。

从零散记录到系统编纂

墨玉县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汉代《西域图记》,其中描述了于阗国属地“墨玉河谷”的物产与风俗。唐代《沙州图经》残卷中,留有当地灌溉系统的记载。真正意义上的县志雏形出现在明代,《和阗直隶州志》专设“墨玉堡”章节,详录十五处坎儿井的位置与灌溉面积。清光绪八年(1882年)完成的《和阗州志辑略》,首次将墨玉作为独立行政单元,用汉、维吾尔双语记述了47个村庄的户籍数据与玉石贸易税制。

百年县志的迭代轨迹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墨玉建县后启动首部独立县志编纂。这部以手工油印本形式流传的《墨玉县概览》,包含22幅手绘地图与民族手工业调查报告,现存孤本藏于新疆档案馆。1987年启动的新编《墨玉县志》,耗时八年完成汉、维吾尔文对照版本,增设“兵团垦区发展”与“民族语言保护”专章,其中收录的1950-1985年绿洲扩张卫星对比图,成为研究沙漠化治理的重要资料。2012年出版的数字化修订版,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考古发现章节,实现了县志下载电子化服务。

地方志体系的多维延伸

除传统县志外,墨玉县形成了立体化的方志体系:《喀拉喀什河水利志》梳理了千年水渠网络演变;《奎雅古镇考》通过出土文书记录了唐宋时期商贸线路变迁;《墨玉民族饮食志》则开创性地采用影像记录手法,保存了十二种濒临失传的传统烹饪技艺。这些地方志下载资源可通过县档案馆官网获取,其中民国时期的手写地契档案、1998年昆仑山冰川测绘资料等珍本已实现高清数字化。

碎片拾遗与当代续写

散见于民间的文史资料同样构成重要补充。1953年发现的《巴扎商队日记》,以波斯文与回鹘文交替记录了19世纪中叶的跨国贸易细节;2017年征集到的兵团战士口述史影音资料,填补了1950年代军垦档案的空白。当前正在编纂的《墨玉脱贫攻坚实录》,采用田野调查与大数据结合的方式,收录了127个贫困村的变迁轨迹,延续着地方志“存史资政”的功能。

墨玉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如同镶嵌在时光长河中的玉石,从竹简绢帛到数字云端,始终承载着这片绿洲的集体记忆。当游客在巴扎抚摸温润的墨玉时,这些穿越时空的文字,正默默诉说着比玉石更恒久的故事。

墨玉县地方志县志版本汇总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