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瑶族自治县志下载PDF

5,04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缘,是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巴马瑶族自治县志作为记录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为我们深入了解巴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将以巴马瑶族自治县志为基础,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等方面,全面介绍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

巴马地处北纬23°51′至24°23′,东经106°51′至107°23′之间,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县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盘阳河、赐福河等,水资源丰富。巴马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5℃,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根据巴马瑶族自治县志记载,巴马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县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铁、铅、锌等,其中以金矿最为著名。此外,巴马的水资源也非常丰富,盘阳河是县内最大的河流,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生活用水,还孕育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民族文化与历史传承

巴马是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以上。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根据巴马瑶族自治县志记载,瑶族的传统节日有盘王节、达努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瑶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重要时刻,也是展示瑶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瑶族的传统服饰、歌舞、饮食等文化元素,构成了巴马独特的文化景观。瑶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瑶族的歌舞也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长鼓舞和铜鼓舞,节奏明快,动作优美,深受人们喜爱。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近年来,巴马的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根据巴马瑶族自治县志的记载,巴马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巴马的产业结构逐渐向第三产业倾斜,旅游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巴马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业经济也有所发展。县内的金矿、铜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开发。此外,巴马的水资源丰富,水电产业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与长寿文化

巴马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这里的长寿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根据巴马瑶族自治县志的记载,巴马的长寿老人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巴马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盘阳河是巴马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如画,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此外,巴马的溶洞景观也非常有名,如百魔洞、水晶宫等,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

近年来,巴马在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巴马瑶族自治县志的记载,巴马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县内有多所中小学,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在医疗卫生方面,巴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内有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基本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此外,巴马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

县志网总结

巴马瑶族自治县志为我们全面了解巴马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从地理环境到民族文化,从经济发展到旅游资源,巴马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潜力。作为“长寿之乡”,巴马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巴马将继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巴马瑶族自治县志下载PDF

几千本免费县志:🔗点击下载免费县志🔗

出售全国各地县志、地方志、地名志等文史资料,包含明清、民国和当代多个版本

一本10元、二本18元、三本25元

四本30元、五本35元、六本40元

七本45元、八本50元、九本55元

十本60元,别的书籍可以代找!

点击复制微信加我,说你需要哪里的志书,我先截图给你看,你选好数量后发红包给我,我用微信或百度网盘发文件给你!

另外,代找任意书籍,5元一本!

评论(没有评论)